广州会议活动物料制作施工之会展业面对突发事件的管理分析2015/09/15
在公共关系学里,危机一般是指企业与消费者、新闻媒体、政府等公众之间因为某种非常因素引发的对于企业的声誉、形象和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的非常状态。这种危机可导致企业与公众关系迅速恶化,正常业务受到影响,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企业形象遭受损害。危机属于风险的一种,是任何企业都不希望看到的局面。企业都会竭力避免,但是危机又无所不在,加强危机管理就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课题。类似SARS、9·11这类突发事件对会展业而言都是属于危机,我们对这类突发事件的管理就是危机管理。
一、SARS对中国会展业的冲击
1.会展业受损模式分析 会展业的运作模式不同于旅游、餐饮等其他服务业,而有其特殊性。一个会展项目的举办,筹备周期长,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前期投入。会展主办单位的前期投入主要包括招商招展(走访客户、交通、通信)、广告推广(媒体广告、印刷品宣传)以及与各合作者之间的协议费用(场租费)等等。会展筹备时间短则3—6个月,长则1—2年。一旦筹备工作基本完成,而项目无法实施的话,会展主办单位将立刻陷入困境,因为主办单位将没有任何收入,其高昂的成本也得不到任何补偿和回报。另外,即使是会展项目的改期,其所有前期投入也需要重新实施。与此同时,参展商只可能流失,而不可能增加。
二、会展业的突发事件管理
突发事件管理是一种应急性的公共关系,是立足于应付企业突发危机。当意外事件发生时,企业陷于困境,便可以通过有计划的专业危机处理系统将危机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还能利用危机带来的反弹机会,使企业在危机过后树立更优秀的形象。越是在危机时刻,才越能昭示出一个优秀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危机管理做得好,往往可以使危机变为商机,公众将会对企业有更深的了解、更大的认同,优秀的企业也因此脱颖而出。因此,在危机面前,发现、培育进而收获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危机管理的精髓;而错误地估计形势,并令事态进一步恶化,则是不良危机管理的典型特征。危机管理,是全方位的,是系统的,是为企业更长远发展而进行的战略思考,而不是就事论事,仅仅针对于某一次的单一危机。2003年上海国际车展因SARS肆虐而提前闭幕,所以本届车展颇受关注。其主办方上海国际展览公司在车展危机处理过程中获得了不少有益的经验。以下,笔者就以此为案例,分析展览公司该如何处理突发事件。